10月21日,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近期該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277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酒類、食用農產品、調味品等17類食品,檢出不合格樣品9批次,發現的主要問題是農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為:雞西市滴道區新百客購物廣場銷售的油麥菜(購進日期:2020年7月23日)檢出氧樂果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氧樂果屬于有機磷類殺蟲劑,具有較強的內吸、觸殺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害蟲和植物性螨?!妒称钒踩珖覙藴?/span>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氧樂果在葉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
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雞東縣利朋食雜店銷售的標稱雞東縣方友調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原汁醬油(生產日期:2020年7月10日);加格達奇區樂滿佳超市銷售的標稱鶴崗市東山區蔬園鄉鑫鑫肉制品加工廠生產的哈風味肉腸(生產日期:2020年6月7日);大商股份牡丹江新瑪特購物廣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黑龍江龍興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無添加蔗糖豆粉(生產日期:2020年6月6日),均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用以反映食品的衛生狀況。食品的菌落總數超標,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造成菌落總數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菌落總數較高,殺菌工藝未達到要求導致;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所致;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4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其中,2批次樣品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牡丹江市傲矯龍生鮮大市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綏化市龍山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搟面(濕面條)(生產日期:2020年6月2日);哈爾濱市比優特商貿有限公司肇東分公司銷售的標稱黑龍江天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金絲玉米面條(濕玉米面條)(生產日期:2020年5月15日)。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是一種低毒高效的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妒称钒踩珖覙藴?/span>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使用范圍不包括生濕面制品。造成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檢出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添加了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還有2批次樣品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慶安縣春榮早餐店自制銷售的油條(加工日期:2020年6月21日)、綏棱縣鑫順鍋中鍋快餐店銷售的油條(加工日期:2020年6月23日)。
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為含鋁添加劑,俗稱明礬,在部分食品中作為膨松劑、穩定劑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應小于等于100mg/kg。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1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問題,為:黑龍江省訥河市三盛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精玉濃香型白酒(生產日期:2019年11月11日)檢出酒精度不符合產品標簽標示值。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等風險控制措施,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并將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食品抽檢主要是依據國家強制性的標準來判斷食品是否合格,標簽問題、含量不足、產品等級標準不合格、限量成分超標以及含有違禁成分等都可能成為判定食品不合格的原因。
冠宇儀器本著秉承“重合同、守信用、優質服務、互利雙贏”的經營理念為核心,以產品技術創新為依托、保障食品、藥品、環境、水質安全為己任 ,同時為食藥監系統、農業系統、畜牧系統、漁業系統、食品企業等提供專業的檢測儀器、先進的技術支持和高效的整體解決方案。